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思考——以伦敦为例 | 英国剑桥访学见闻录(二)

日期: 2019-10-16

近年来,国外多所知名科研院校与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开展了在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诸多方面的合作。我们期望通过海外课程选修计划,提升我校MPA教育质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加深学生应用理论能力。目前已经建立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资源环境与国家治理”板块、美国雪城大学“公共管理与政策”板块、英国剑桥大学“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板块。


英国剑桥大学“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海外课程选修计划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起,旨在通过对英国成熟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社会治理制度以及管理经验的学习、典范案例教学与实地考察,让 MPA 学生深入地了解英国经过长期发展所探索出的一套系统的城市建设更新管理与社会治理理念与制度,引发学生对我们城市有机更新以及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思考

——以伦敦为例



文 | 访学学员姚亿蓝



城市是迄今为止由人类进化而来的最复杂、最具活力和最强大的创造和传递财富和保障的系统。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城市是人类生活、工作和社群交流的空间容量。城市在当今国际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任务中越来越重要,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在城市范围内采用一个能够不断创新和适宜城市发展的治理体系,包括建设执行和维持这些措施的政府或行政架构。


城市本质上是多维的。它们包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作用。城市发展的这些不同方面都对影响世界城市面临的紧迫问题和未来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多重领域中相辅相成。这些多重相互依存的关系需要存在城市治理宗旨和干预城市发展的相应方式,这种方式应充分发挥其潜力,并促进城居民众各个层面的生活水平。因此,现代城市应主要提供五个层级的功能,即(1)城市的经济的功能;(2)城市的社会系统功能;(3)城市的政治系统功能;(4)城市的文化生活功能;(5)城市的空间组织的功能。


Canary Wharf


英国的地区城市规划是在中央政府的指导架构之下(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 from Central Government),以宏观的整体片区功能、主题定性划分到微观布局的服从性调整为思想。前期城市规划所需考量的角度与流程众多、耗时占整个项目的八成而建设时长则相对较短。以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为例,上世纪60年代,由于航运公司需要寻找更大、更有效的深水港口而导致金丝雀码头海运事业的萎缩,到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中期,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码头区开发公司,开始全面改造这一地区到后期的开发商进驻与全面建成的过程中,后期建造预设时间仅为五年,而前期开发调研与方案公开投选则耗费数十年之久。可见英国城市治理对于规划的谨慎性与尊重。区域建设、基础建设的整体规划必须符合当下与未来的需求而非仅仅着眼于一时。


Canary Wharf


可持续性是英国城市宏观规划的基础,而区块规划则必须满足适宜性要求。将CanaryWharf改造成金融城也充分体现了区块规划的因地适宜:该区内嵌伦敦城市机场,与伦敦市中心仅4-6站地铁,通勤时长15分钟左右即可抵达。在区域功能定性之后必须满足环保和人文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因该地居民的抗议而将部分项目暂停。对于高楼的建设,政府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在该区块的后续发展中,政府只允许满足该区块相关性的项目入驻,如不符合该区块规划相关性的项目则不予入驻。此类政策的限制性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区块规划的完整性与预期效果。


王文千老师带大家实地走访奥林匹克村


可持续性与环保性还有一个很重要并且在英国执行多年的城市规划治理思想的体现——Urban Regeneration。在英国,有许多地区被被划分为Green belt. Green Belt的地区被严格限制绝大多数的形式的发展,该地必须严加保护相关历史文化资产。由此,对于市政发展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规划要求。该地区仅能利用碎片化的非Green belt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因此Urban Regeneration的思想便应运而生。


一个成功的urban regeneration必须在满足适宜性的条件下,能够促进区块经济发展、满足人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健康有力的多元化社区。这一思想的运用以中央政府组建的发展委员会着手建设的Stratford伦敦东区奥林匹克村改造项目为最。


奥林匹克村


项目规划不仅仅以奥林匹克赛事承办为全部,发展委员会充分考量了奥林匹克项目的赛后的区域发展治理问题。其规划充分体现了当下与未来相结合的可持续性,同时考虑到了当地居民的迫切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整个方案在规划初期,提出了建设5个邻里、提供7000套住房、10000个工作机会、全面建设区域交通基建、打造文化教育内涵的要求。对于提供的住房,市政规划要求必须满足每户携带阳台的要求,并对一定范围内的居住区提供公共使用的大块区域、定期开放促进相邻居住区成员互动的集市以满足人居活动需求。


奥林匹克村


在环保方面,保留了整个stratford区域的水域保护区与河道以保护相关动物的栖息地,在建筑建设的层面提出了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使用清洁能源、焚烧垃圾以能覆盖区域电能、热能的供给。大型交通枢纽的建成使得Stratford地区四通八达,内可快速地铁抵达市区外可欧洲之心海底隧道直通欧洲各国。Stratford地区的奥林匹克场馆转化率高达95%。原本的奥林匹克广播中心现被接手改造成数码中心,选手村被改造成居民住房等等。与此同时,发展委员会还引进了伦敦大学、英国广播公司等进驻设点,丰富区域文教层次。整体实施情况基本完成预计建设。


奥林匹克村


伦敦的整个城市规划企图通过大规模的区域复兴计划引入新兴资本对交通基建的投资来实现现有城市的二次发展,以达到现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经济更发达、人口密度更高的目标。


相较之下,中国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对于城市复兴的思想还刚刚启蒙。这与我国、英国城市化进程相关。国内城市化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英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综合治理。因此,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与治理的主要目标还是通过城市的高速发展不断拓展城市用地,通过交通、基建的架构尽可能地连通、辐射更多的周边乡村,以促进乡村的人居职能城市化。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同一个演进的历程,如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即考量到今后未来城市发展治理的问题可能是目前我国所需思考的重要议题,也是实现城市化进程超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