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研
统究
登生
录管
  理

深入实践,感受绿色处理、变废为宝的杭州样板----记2017级MPA考察天子岭之旅

日期: 2019-07-10

近日上海市垃圾分类成为热点,“你是什么垃圾”成为闲谈时的一句戏言。但垃圾分类,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你是什么垃圾”,更在于“我打算怎么处理”。为更直观了解城市垃圾的处理过程,7月6日,2017级MPA城市管理方向17名同学自发组织前往杭州市天子岭静脉小镇开展有关垃圾处理的考察学习。


图片3_副本.png


天子岭静脉小镇地处杭州市北部拱墅区半山镇与余杭区崇贤交界处,总规划面积约2.8平方公里。以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为基础,围绕“民生、生态、协同、创新”四位一体发展战略,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着力于解决“垃圾围城”,建设了全国首创、省内首个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镇。


图片2_副本.png


大家在中国垃圾与文化博物馆集合后,由工作人员带领在博物馆内参观,并就当前杭州市垃圾回收现状做了初步了解。


图片4_副本.png


当前,垃圾围城、城市拥堵已是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必须面对的两大问题,垃圾处理与中国城市发展的矛盾正在加剧,杭州作为国际旅游文化名城,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生活集疏运处难题。据了解,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产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00年的2347吨/天,到2017年的10958吨/天,给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带来巨大压力。


2000年前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采用以天子岭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主的填埋处理方式,承担着市区大部分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2000年起,为进行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点的合理布局,在城市外围建设一批垃圾焚烧厂及填埋处。2009年8月提出“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直运为主,中转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城市垃圾处理原则,目前市区垃圾都实现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2014年杭州市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获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时开工建设国家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项目-餐厨垃圾处理一期工程。



(在博物馆内参观)

 

考察完博物馆,接着第二站我们就来到了天子岭半山腰俯瞰垃圾填埋的运作全景。目前企业主要负责垃圾前端清洁直运和末端垃圾处理,大部分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是一座“垃圾山”,但山上绿植繁多,俨然有“桃花源”的味道。山下环卫车、工程车穿梭。工作人员介绍,原本这是一个山坳,如今已被垃圾填充满到了山腰。在这里山谷中,一批垃圾运来,经由工程车推平,压实,覆盖上一层高密度基乙烯膜后,静待下一批垃圾。


图片9_副本.png

(工程车在填埋垃圾作业现场)


 图片10_副本.png

(覆盖在垃圾之上的基乙烯膜,四周有喷雾洒出以降低垃圾消解散发的气味)


 图片11_副本.png


接受完庞大的垃圾山洗礼后,同学们继续参观了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采用“预处理+加热提油+厌氧发酵+沼气净化利用”工艺,将餐厨垃圾提取转化为沼气和生物柴油,最终餐厨垃圾减量率达80%以上。

 

图片12_副本.png

(工作人员在介绍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图片13_副本.png

(部分餐厨垃圾回收设备)


通过现场观摩和工作人员介绍,直观感受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垃圾产生的巨大压力以及垃圾回收分类的责任和意义之重。


 图片14_副本.png


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静脉小镇通过聚集环保新技术集成与装备制造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服务业、城市五废治理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并协同发展工业旅游产业、垃圾文化产业,全面利用当前资源,不断输送着这个城市的垃圾并利用科技力量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实现垃圾分类处置,变废为宝。


垃圾处理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科学规划城市垃圾仍旧是社会亟需关注的命题。


 图片15_副本.png


本次考察活动,通过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对垃圾分类及垃圾处理有了更加全面及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城市规划及城市管理的责任感及使命感。考察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接下来会认真做好垃圾分类这一细小环节,为建设更美好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孙瑶祺、毛兴兴

供图:周航涛、褚燕、王昉、董妍妍

 


返回